2022年8月11日至14日,“欧倍尔•东方仿真”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四川大学顺利举办。比赛设置了化工原理理论、化工单元仿真操作和化工原理实验操作三个分项赛,由于疫情原因,比赛采用线上形式进行。经过六大赛区近300所高校500多支队伍1500余参赛学生的比拼和选拔,最终天津大学、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、四川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等64所高校的代表队脱颖而出,进入了全国总决赛。经过三天激烈角逐,最终决出团队特等奖6个,一等奖26个,二等奖32个。我校2019级本科生王静文、李娜、喻荣融组成的常大1队,在马江权、黄泽恩、王岚等老师的指导下,荣获特等奖!这是我校继2018年第二届问鼎特等奖后再次取得全国最高奖。
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旨在推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的“新工科”建设,帮助提高化工专业大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的能力。我校代表队在历时近三个月的赛事准备中,指导老师对参赛队员进行了校内选拔、系统培训,并放弃暑假,积极备赛;参赛同学不畏困难,克服了学习任务重、天气酷热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,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在赛场上,常大化工学子配合默契,展现了雄厚实力、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超群的实践动手能力,给竞赛专家和裁判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以优异成绩展示了常大化工教学在化工本科教育领域的成就,不仅在全国赛中获得了特等奖,而且在华东区赛中,由王静文、李娜、喻荣融组成的常大一队和由佘李佳、吴丹妮、王梦莹组成的常大二队(指导老师:陈乐、韶晖、魏科年)同样取得了优异成绩,分获区赛特等奖和一等奖。
国赛特等奖获得者王静文同学谈起参赛体会,认为通过大赛让自己重新梳理并加深了对化工原理理论、实验和仿真的理解,开拓了视野,提升了能力,流体输送、过滤、传热、精馏、吸收、干燥、萃取等化工单元过程作为化工行业的四梁八柱,对化工学子太重要了。她特别提到化工原理理论考试部分,考试总共五道大题,每道大题下设若干个以计算和分析为基础的问题,每个问题设若干个多项选择题,整个试卷总共50个正确选项,选到正确的得2分,选到错误的倒扣2分,如果想得高分,对计算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非常高,大赛对接下来的考研复习很有帮助。
组委会在今年大赛中积极创新,成功运用远程化工互联网智慧实验室、实验设备技术,将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有机融合到化工实验比赛中,开创了化工实验教学不受地域限制的新模态,推动了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“新工科”建设向纵深发展。据悉,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总决赛将于2023年在北京化工大学举行。